浮山原名浮峰山,是崂山山脉最西端的一座山峰,位于青岛市东南部,跨市南、市北、崂山三区,浮山共有九峰,有“浮山九点”的美誉,其主峰为浮山顶,海拔368米,山顶有一巨石,因其形状酷似海螺,名曰“海螺石”。
浮山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浮山山体呈东北至西南走向,长约4公里,宽约2公里,面积约7.5平方公里,是青岛城市建成区最大的一片山林绿地,被称为青岛的“城市之肺”。浮山北侧因断层,山脉陡峭,南侧坡度较缓,峰下同台地、阶地相连,被流水切割成岗状,形成“七沟”“八岗”“九峰”。整体山貌属切割剥蚀地貌岩型区,地貌起伏大,切割深。浮山生成于中生代白垩纪晚期,内心隐藏着巨大的花岗石,岩石以肉红、灰白两色为主,山中的奇石包括“飞来石”“三足金蟾”“仙人遗靴”“石人像”“达摩”“李白石像”等。
明代初年,在浮山前设立了浮山所后,形成了军事要塞。清朝初年,于七、于六兄弟,组织反清农民起义,清军围剿时,部分起义军突围来到浮山。德国侵占青岛市之后,亨利亲王来到青岛,曾将浮山改名为亨利王子山。1914年,日德战争爆发,日英联军攻打德国侵占下的青岛,德军设防的浮山经历了战火。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又在浮山设防,防备抗日军队的袭击。青岛解放初期,中国国民党武装土匪也曾以浮山为根据地盘踞。2023年4月27日,浮山森林公园正式对外开放,浮山主山体环山绿道全长13.5公里,市南段、市北段、崂山段融合贯通。公园内建设有宁乐广场、逍遥探幽、凭栏观海等景观。浮山中的风景名胜还有浮山庙、荒草庵、康有为墓和王献唐墓等。
名称由来
关于浮山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
历史变迁
古早时期
山东大学地质系师生到浮山考察时,在半山坡发现了贝壳、蛎皮,由此得出结论,浮山曾经在海中。浮山生成于中生代白垩纪晚期,内心隐藏着巨大的花岗石,岩石以肉红、灰白两色为主。
明代初年,在山前设立了浮山所后,形成了军事要塞。清朝初年,于七、于六兄弟,组织反清农民起义,清军围剿时,部分起义军突围来到浮山。
近现代
德国侵占青岛市之后,亨利亲王来到青岛,曾将浮山改名为亨利王子山。1914年,日德战争爆发,日英联军攻打德国侵占下的青岛,德军设防的浮山经历了战火。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又在浮山设防,防备抗日军队的袭击。青岛解放初期,中国国民党武装土匪也曾以浮山为根据地盘踞。2023年4月27日,浮山森林公园建成,正式对外开放。
自然地理
位置域境
位于青岛市东南部,东临山东头路、西毗福州路、宁德路,南临梅岭西路,北靠银川西路,跨市南、市北、崂山三区,共有九峰,自东向西依次为东峰(俗称“老寨顶”“朝霞顶”,海拔355米)、浮山顶(海拔368米)、卧龙顶(俗称“坦崮顶”,海拔360米)、雏凤顶(俗称“耙头子山”,海拔340米)、仙砚峰(海拔305米)、神笔峰(俗称“窗户棂”,海拔318米)、二贤峰(海拔293米)、大学峰(俗称“小浮山”,海拔275米)和西峰(俗称“夕阳峰”,海拔 224米)。山体呈东北至西南走向,长约4公里,宽约2公里,面积约7.5平方公里,是青岛市城市建成区最大的一片山林绿地,被称为青岛的“城市之肺”。
气候
浮山地处崂山区三区,为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温在11~12℃之间。
地质地貌
浮山北侧因断层,山脉陡峭,南侧坡度较缓,峰下同台地、阶地相连,被流水切割成岗状,形成“七沟”“八岗”“九峰”。整体山貌属切割剥蚀地貌岩型区,地貌起伏大,切割深,该山有晚期花岗石岩层。
自然资源
2022年4月,青岛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第四次会议将《关于高品质保护提升太平山中央公园和浮山森林公园的议案》作为大会议案,连续三年对全市包括双峰山、浮山、太平山在内的60多个山头公园整治提升进行跟踪监督,让全市“青山”和“绿线”得到最严保护。同月,青岛市人民政府开始对浮山进行生态修复,开展拆违透绿、裸露土地绿化、绿道建设等整治工作,还绿于民。在浮山森林公园的市北段,打造了绿道、溪水、小桥、乐园等多个景观,其中,特色景观20处。改造后的景观内水中有锦鲤,水面有黑天鹅、大天鹅和绿头鸭,山体植被则在原有的基础上,栽植了丹桂、山杏、金叶榆、雪松等各类乔木4000余株。
2023年10月,青岛市政府颁布通告,确定对浮山上部高山、陡坡区域307.78公顷范围进行封山育林。
风景名胜
浮山庙
浮山庙位于浮山中峰南面山腰,正殿供佛祖,原名朝阳庵。据《青岛名胜游览指南》(1935年)记载,相传此庙创于汉时,迭经修建,最盛时僧众曾达百余人,迨民国初元寺僧法兴无力修葺,殿宇将有倾圯之虞,经太平宫张道士嘉林介绍售于芙蓉山全圣观主曾明本,乃重修庙宇,改名全圣观。
对于朝阳庵修建的年代,也有不同的记载,据《青岛市志·崂山志》记载:“朝阳庵,又名浮山寺、朝阳寺、潮阳庵、全圣观。创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该庵由明代进士黄作孚修建,为其隐居读书处。民国初年,追随肃亲王的曾明本于复辟失败后将此庵改为道观,名全圣观,并在此出家为道士。”而有研究专家考证,朝阳庵始建于元代,是北七真谭处端所创全真南无派道场,被列为《崂山道教建筑群庙宇名录》119座中的45位。
蔡元培曾经在朝阳洞题写一副对联,题头为“性全先生雅属”,其中性全是曾明本的道号,对联内容为:藓崖直上飞双屐,云洞前头岸幅巾。
荒草庵
荒草庵位于浮山的西南麓,建于明代,因藏身于山野荒草之中而得名。荒草庵初建时,由山东头、大麦岛、王家麦岛、徐家麦岛、大尧、小尧、浮山后等8个村庄捐资修建的,初始规模很小,后由道士高知礼在浙江省不断募化,增加殿宇,规模不断扩大,至清朝末年,已成规模。
明代进士黄作孚因得罪严嵩被罢免后,曾在荒草庵隐居,因此荒草庵又名黄草庵。
康有为墓
康有为(1858年~1927年),中国近代维新运动领袖、政治家、教育家。他去世后,落葬在象耳山。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康墓被破坏,幸而遗骨得以保存。因为原址已经修建了道路,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康有为墓葬在了浮山西路的茅岭,背山面海,植有6株柏树,以纪念变法牺牲的六君子。康有为的弟子刘海粟重新撰写了墓志铭,1985年举行了迁葬仪式。
王献唐墓
王献唐是中国著名爱国学者,历史考古学家、古籍文献学家,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与文博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逝世后葬于济南市,亲属根据他的遗愿于1994年将其灵柩安葬于浮山脚下。2020年,为纪念王献唐逝世六十周年,青岛市王献唐研究会及王献唐后人出资,由青岛著名雕塑家贾真耀、赵晓辉共同创作了一尊王献唐等身雕像安放于墓园,供人们瞻仰,塑像高3米,宽2.8米,由原石状雕琢而成。
浮山森林公园
浮山森林公园于2023年4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浮山主山体环山绿道全长13.5公里,市南段、市北段、崂山段融合贯通。公园内建设有宁乐广场、逍遥探幽、凭栏观海、桃花坞、探幽谷、百合湾等一批景观点和休闲场所。
相关文化
相关谚语
有谚语说:“浮山戴帽,下雨一瓢”,其寓意为浮山顶端之浮云被认为是预测是否将要下雨的征兆。
相关诗文
明代即墨区举人胡梦豸有诗《浮山》:“剪棘寻幽僻,天然石窍通。断崖千尺老,深谷万缘空。澹月明心镜,寒涛觉梦钟。跏趺堪结坐,何必梵王宫。”
曾在浮山隐居的明代进士黄作孚曾有一首诗作,名为《浮山朝海庵》,内容为:浮山雄海畔,乘兴一登临。拂草寻幽径,攀萝陟峻岑。水天连共远,岛屿接还深。纵览乾坤阔,擎杯发啸吟。
清代莱阳市文人孙笃先创作有《浮山观海》一诗,内容为:“茫茫烟水接天秋,影见扶桑树天际流。满目惊涛风正怒,千层雪浪认渔舟。”
著有《崂山志》的蓝水,曾在诗中写道:“排挞九峰海岸横,随波上下若蓬瀛。直疑泽国蜃楼起,如筑长城雉堞成。分歧参差仍附丽,去天咫尺势峥嵘。挂帆南去回头望,应识浮山所以名。”他认为,浮山的得名应该与海雾弥漫、海市蜃楼有关。
清学部副大臣劳乃宣曾与御史于式枚等人带着年轻的周叔弢登临浮山,并留下诗篇:“海国秋气高,重阳节无风雨,冠者五六人,约做登山侣。”
清代即墨区文人黄埙在游览了浮山之后也作诗《游浮山》:“闻道浮山好,探幽偶一临。云烟连大壑,台树倚高岑。听偈鱼龙出,看碑岁月深。先人题咏在,追慕复成吟。”
相关文艺作品
浮山是青岛市市区的天然屏障,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明代初年,在山前设立了浮山所后,形成了军事要塞。清朝初年,于七、于六兄弟,组织反清农民起义,据文史专家鲁海先生称,清军围剿时,部分起义军突围来到浮山。清末章回体小说《施公案》中,提到施世纶率贺天保等攻打浮山,血洗起义军,于六等牺牲,于七独身一人逃出清兵的重围。京剧传统剧目《洗浮山》一剧,讲述的就是这段故事。
相关事件
1952年,浮山花岗石石料因其二氧化硅石英占70%以上,含铁量比较低,孔隙率低,在风吹雨淋当中,不容易泛铁锈等原因,被选定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的原料。
古籍记载
明万历版《莱州府志》记载:“浮峰山,在即墨县南九十里其山高峻,常有云上浮。”
明代黄宗昌《崂山志》载:“浮山,倚危峰,面大海,登其巅,古迹岛对其处者。俯视海色,与日光相起伏,濒海诸峰若浮而出也。”
1928年《胶澳志》记载:“由午山而西,山势渐卑,越小埠东、大埠东,而南又复隆起,是为浮山。浮山之最高峰,海拔三百五十余公尺,山势险峻,为日、德当年攻守最烈之战场,乃青岛市东方之第一防御线也。浮山之东为山东头,隔河与金家岭相对峙,正南为麦岛。”
崂山区气候.崂山区人民政府.2025-10-09
青岛太平山中央公园、浮山森林公园今天正式对市民开放.青岛早报.2024-03-27
青山旧事 | 登浮山,寻“红石”精神,再现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采运历程.今日头条.2025-10-04
【青岛地名文化】浮山.青岛市民政局.2025-10-04
青山旧事 | 登浮山寻古刹,追随名人踪迹,再现硝烟往事.今日头条.2025-10-04
青岛浮山森林公园怎么玩,这一篇告诉你.澎湃新闻.2024-09-07
青岛浮山市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区位图(基本概况).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2025-10-04
崂山区气温.山东省情网.2023-06-17
山东青岛:让“青山”和“绿线”得到最严保护.人民网周刊.2025-10-04
“园在城中、人在园中”生态修复让昔日荒山变身“天然氧吧”.央视网.2025-10-04
【文字解读】关于《关于对浮山上部区域实施封山育林的通告》的政策解读.青岛政务网.2025-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