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服务器

液冷服务器,是指液体注入服务器,通过冷热交换带走服务器产生的热量的一种服务器。从服务器物理形态上区分有冷板式液冷服务器、全浸没式液冷服务器。按照系统模式,液冷服务器可分为间接冷却和直接冷却两大类。液冷服务器载热能力、导热能力以及强化对流换热系数均远超空气,相比于风冷,液冷散热效率更高。

传统服务器利用空气带走机箱内发热元件发出的热量,冷却能耗高、噪音大、设备密度低。风冷所不能解决的高能耗、低性能的问题,用液冷技术却可以得到显著的改善。在数据中心单机柜功率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液冷方式为服务器进行精准制冷,相比于传统的空调送风方式更具有优势,不仅能够有效快速地驱散高热密度服务器热量,同时大幅降低服务器风机功耗,大幅提高CPU性能,延长元器件寿命。液冷服务器的发展始于1964年IBM推出的首款冷冻水冷却计算机system360英特尔、戴尔等海外厂商不断探索新技术,2011年起,中科曙光华为等国产厂商发力,实现技术突破与大规模商业落地。

2015年,中科曙光、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共同开启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 预研与原型系统建设项目。

发展历史

1964年,IBM就研发出了世界首款冷冻水冷却计算机System 360。

2008年又发布了液冷超级计算机Power 575,成为液冷服务器的先发企业。

2011年,中科曙光率先开始了服务器液冷技术的探索与研究,随后华为、浪潮、联想等科技企业急起直追,纷纷入局液冷服务器。

2013年成功完成首台冷板式液冷服务器原理机与首台浸没式液冷原理验证,为后续技术突破奠定坚实基础。2015-2018年间,中科曙光、华为、浪潮信息、联想、阿里巴巴集团等一众国产厂商纷纷发力,先后实现液冷服务器大规模商业应用项目落地,在全球市场实现弯道超车。

2015年中科曙光推出国内首款标准化量产的冷板式液冷服务器,并完成国内首个冷板式液冷服务器大规模应用。2017年交付首套商用全浸没相变液冷服务器;2019年更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刀片式浸没相变液冷”的大规模部署。

定义

液冷服务器,是指液体注入服务器,通过冷热交换带走服务器的散热的一种服务器。

相关概念

风冷

风冷指风流过电池组时与电池表面对流换热,带走热量从而冷却电池组。风冷是一种“物美价廉”的冷却方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动汽车电池组冷却方式。按照空气流动的自发程度,风冷可以分为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两类。自然通风包括自然对流和随车辆行驶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制通风主要是通过风扇驱动。

空冷

空气冷却器是利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将工艺介质冷却至所需温度的设备,早在20世纪30年代便已出现。在工业领域,回收温度低于120℃的介质的热量代价较为昂贵,并且还受到热源分散、间歇来热的影响而难以综合利用。这些热量大多利用水冷器取走,或者利用空气冷却器排入大气。空冷技术也称干式冷却技术,按大类可分为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

工作原理

液冷技术是利用液体作为冷却介质,其载热能力、导热能力以及强化对流换热系数均远超空气,相比于风冷,液冷散热效率更高,有助于大幅提升数据中心的散热效率,从而实现降低能耗。

工作分类

按照系统模式,液冷服务器可分为间接冷却和直接冷却两大类。

间接冷却类

冷板式液冷服务器属于间接冷却类,其原理是冷媒与被冷却对象分离,并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液冷板等高效热传导部件将被冷却对象的热量传递到冷媒中。在间接冷却方式中,冷媒有其自身通路,并不与电子器件直接接触,因此只要液体管路密封性好、冷媒不泄漏,那么系统对冷媒种类的要求较低,多种冷媒均可实现其功能。冷板式液冷服务器由液冷换热模块(CDM)中输出制冷剂由竖直分液器送入机箱,由水平分液器送入服务器中,通过液冷板等高效热传导部件,将被冷却对象的热量传递到冷媒中。利用液体作为中间热量传输的媒介,降低冷却系统能耗且降低噪声,无泄漏风险,功率密度可大幅提升。其原理图如图冷板式液冷通常分为槽道冷却、微槽道冷却、液体喷射冷却等。目前稳定性及可靠性较高的运用是槽道冷却及微槽道冷却,由于槽道冷却的冷板面积通常较大,无法大面积使用在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中,而微槽道冷却在分流技术及换热效率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数据中心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直接冷却类

浸没式液冷服务器属于直接冷却类。其原理是将被冷却对象完全浸没在冷媒中,在工作状态下,被冷却对象产生热量,通过冷媒吸收热量并将热量直接带走,减少了传热过程中的热阻,相比冷板式液冷,浸没式液冷技术具有更高的传热效率,同时,因冷媒与冷却对象直接接触存在漏液风险,需设置漏液报警及相应的保护邯措施。浸没式液冷系统是由机柜和液冷机组成,机柜里采用特殊的工程液体为热传递介质。通常这类工程液体拥有几大物理特性:沸点低、与水不相容、无毒、透明、无味、绝缘、阻燃、表面张力低黏度低。只有具有这些特性才适合作为浸泡式液冷系统的热传递介质。这种系统使用不需要风扇和散热器的新架构服务器,或者把目前风冷散热为主的服务器里所有风扇拆下来,浸没在工程液体里服务器里面所有硬件直接跟工程液体接触,吸热后达到液体饱和温度(40~60℃)自动蒸发,利用液体汽化潜热将热量带出,通过液冷机循环系统将气体冷凝变回液体,实现自循环将热量散发。这样的机房环境温度基本上不需要机械制冷散热系统,可大幅度降低机房耗电量。

冷板式液冷服务器

宁畅在其冷板式液冷机架服务器R620G50LP的介绍中提到,该服务器采用冷板式液冷散热方式,能够有效带走系统热量,大幅降低系统风扇负载、噪音以及整体PUE,大大降低用户TCO。其CPU采用冷板式散热,最高温度不超过55°C,支持32个DDR54800MHz内存频率,内存带宽提升50%,还具备无滴漏快速接头和节点、机柜、机房三级漏液,断线检测机制,保障数据中心运行安全。

全浸没式液冷服务器

浪潮信息旗下的NF5180G7是业界首个可支持浸没式液冷50℃进液温度的服务器。该服务器在1U空间内实现了性能、密度、扩展性最大化设计,支持2颗最高64核心350W最新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整机功率可达1300W。它采用独特内部布局和散热模式,独创了鳍片间隙更小、热管更多的散热器,散热面积提升23%以上,散热效率提升20%以上。其线缆采用电力行业最高标准的材料,保障服务器全生命周期稳定可靠。此外,NF5180G7还引入了智能散热管理系统,可依据各服务器节点的实际温度情况,智能动态调节tank内冷却液循环速度、温度,PUE逼近理论极限1.0。

主要特点

优点

作为工程应用中高热密度服务器辅助设备,数据机房的散热效果直接影响数据处理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数据机房的散热能力对实现数据处理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承载着高功率、高密度服务器设备的大型数据中心,空气冷却技术的风冷条件已经无法满足系统的高效散热需求。相比之下,液冷型制冷技术具备两大优势:一是冷源无限贴近热源,充分吸收服务器中高热耗元件,而非风冷空调低效率间接制冷;二是单位体积下,液冷冷却效果是空气冷却的1000~3000倍,从而大幅降低制冷能耗。数据中心单机柜功率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液冷方式为服务器进行精准制冷,相比于传统的空调送风方式更具有优势,不仅能够有效快速地驱散高热密度服务器热量,同时大幅降低服务器风机功耗,大幅提高CPU性能,延长元器件寿命。由于液冷服务器不再使用压缩机制冷,实现了数据中心PUE值下降到1.2以下的节能目标。液冷服务器也实现了高密度、低噪声、低传热温差、全年自然冷却的效果。未来,液体服务器技术将在数据中心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对风冷数据中心与混合模型风冷和液冷数据中心进行了详细的拥有成本对比分析,发现虽然许多变量会影响总体拥有成本(TCO),但“液冷通过更高的密度、更多的自由冷却使用、更优的性能和更佳的每瓦特性能,创造了改善TCO的机会。

缺点

在大多数液冷应用中,仍然需要一个小型的空气换热系统,以承载机架的侧面和顶部,以及照明和设备外壳通过对流和辐射热传递所产生的少量热负荷;还必须提供湿度控制系统,因为液冷机架不能在机架级别提供除湿。根据每个机架的液冷系统成本,通常在2kW或3kW以下的低功率机架使用液冷可能没有意义。它们的负荷通常由基于空气冷却(比典型的小得多)的系统来处理。

应用示例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原型系统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是对地球系统自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的大型科学研究平台,2015年,中科曙光与中科院、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共同启动了该装置预研及原型系统建设。该系统创新性的采用了立体数据中心的建设模式,部署液冷服务器TC4600E-LP128箱,共计1280节点。

国家气象局气候变化应对决策支撑系统

气候变化应对决策支撑系统将是中国气象局天气、气候模式业务和研发的运行平台,承担每天24小时、每周7天的极端天气及气候业务应用,并兼顾业务试验和业务研发的应用需求。2017年曙光中标该高性能计算系统,该项目使用了全新升级版液冷服务器TC4600E-LP,共计部署1500多个液冷节点。

相关公司

英维克

英维克是国内精密温控节能解决方案和产品的头部供应商。它的业务很广,像云计算数据中心、服务器机房、通信网络、电力电网、储能系统、电源转换这些领域,都能提供设备散热方案;在车辆方面,客车、重卡、冷藏车、地铁等,都能得到相关的车用空调、冷机产品和服务。

申菱环境

申菱环境是中国专业空调领域的龙头,在数据中心液冷散热技术上抢先布局。2011年便开展相关研究,参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107.000, -1.19, -1.10%)南方基地科研项目,与多家单位合作开发定制液冷服务器与散热系统,搭建较早的商用液冷微模块数据中心并稳定运行。

抓紧这轮牛市!新千亿风口出现!.搜狐网.2025-08-15

亚洲产能最大液冷产业基地里的秘密.亚洲产能最大液冷产业基地里的秘密.2025-08-31

中科曙光研制出我国首款液冷服务器.新浪网.2015-07-31

维谛技术白皮书数据中心液冷解决方案.维谛技术.2025-08-19

站在AI变革的开端,回顾戴尔的液冷创新之旅.搜狐网.2025-08-31

高温不宕机!解密IBM水冷技术发展史.高温不宕机!解密IBM水冷技术发展史.2025-09-06

液冷服务器,算力减碳的“排头兵”.《一步步新技术》杂志社。.2025-08-31

曙光助力解读地球的密码.中科曙光.2025-08-31

【科技日报】曙光出炉“数据中国加速计划”.中国科学院.2025-08-31

抚州城市云计算中心.抚州城市云计算中心.2025-08-31

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预研及原型系统建设”通过结题验收.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预研及原型系统建设”通过结题验收.2025-09-06

【科技日报】我首次实现计算机模拟地球系统变化.中国科学院.2025-09-06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液冷行业.新浪财经.2025-08-19

冷板式液冷.冷板式液冷.2025-08-31

冷板式液冷服务器.文档.2025-08-31

突破浸没式液冷服务器设计极限!业界首个支持50℃进液温度.突破浸没式液冷服务器设计极限!业界首个支持50℃进液温度.2025-08-31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获发改委批复建设.中国气象局.2025-08-19

中科院先进计算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成立.中国科学院.2025-08-19

亚洲区域气候模式获优化 为区域研究奠定基础.中国气象局.2025-08-19

气候变化应对决策支撑系统工程(一期)国家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配套存储系统-登录节点及系统软件扩充建设中标公告.中央政府采购网.2025-08-31

借“风”扶摇而上 曙光为地球气候“把脉”.借“风”扶摇而上 曙光为地球气候“把脉”.2025-08-31

守护“滨海安澜”,曙光助沿海减灾中心构建“液冷预警计算系统”.守护“滨海安澜”,曙光助沿海减灾中心构建“液冷预警计算系统”.2025-08-31

京津冀区域中心预报预警业务系统.京津冀区域中心预报预警业务系统.2025-08-31

英维克.英维克.2025-08-31

关于我们.关于我们.202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