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360(S/360)是美国IBM公司于1964年4月7日推出的大型电脑,这一系列是世界上首个指令集可兼容计算机。System/360的问世代表着世界上的电脑有了一种共同的交互方式,它们都共用代号为OS/360的作业系统,而并非每种产品都用量身订做的作业系统。让单一作业系统适用于整个系列的产品是System/360成功的关键,且实际上IBM目前的大型系统便是此系统的后裔。
System/360的开发过程被视为计算机发展史上最大的一次豪赌。为了研发System/360这台大型电脑,IBM决定征召六万多名新员工,建立五座新工厂,而当时出货的时间不断的顺延。吉恩·阿姆达尔是系统主架构师,当时的专案经理佛瑞德·布鲁克斯(Frederick P. Brooks, Jr.)事后根据这项计划的开发经验,写作《人月神话:软件项目管理之道》(The Mythical Man-Month: Essay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记述人类工程史上一项里程碑式的大型复杂软体系统开发经验。
简介
1964年以前,计算机厂商要针对每种主机量身定做操作系统,而System/360的问世则让单一操作系统适用于整系列的计算机。
这项计划的投入规模空前,特为此招募了6万名新员工,建立了5座新工厂,当时的研发费用超过了50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340亿美元)。直到1965年首台System/360才开始出货,但是到1966年,IBM每月售出超过千台。每台的价格在250到300万美元之间,约合现在的2000万美元。
在当时被视为是一场商业豪赌,然而System/360上市后全球各地的订单蜂拥而至,同时也实现了日后的许多第一,例如:协助美国航空航天局建立阿波罗11号数据库,完成航天员登陆月球计划;建立银行跨行交易系统(ATM)以及航空业最大在线票务系统。 System/360其实是源自于希望能建构一个可向上和向下兼容,并可快速取数据的系统;在IBM发表System/360大型主机之前,每台计算机都有自己的指令集,所以每发展一台新计算机就必须重新撰写程序,正是因为System/360改变这种作法,成为了史上第一个指令集可兼容的计算机。
此外,因为向上兼容的技术,System/360系列可随需求增加而逐步扩充,并可依耗电量、运算速率、内存需求搭配硬件组合,成为第一部具有硬件扩充弹性化的特点的大型主机。许多System/360的核心技术奠定了当今数据库技术、个人计算机风潮、因特网的发展、在线购物和e-business的基础;IBM旗下的服务器许多技术也来自于大型主机。
发展
40多年来,IBM在大型主机技术上也不断改进。IBM于2003年5月推出的高阶大型主机z990,因采用superscalar技术,首次让大型主机能在单次周期(tick)执行多个指令。40年前System/360连续运行一周的工作量,今天z990只要11秒就能够完成;而System/36040年来不停运行的工作量,z990在6个半小时内即可完成。
40多年前,System/360推出后,掀起金融信息化的热潮;而最重视安全与可靠的金融机构,考虑客户数据、软件和应用程序兼容等因素,也都一直选择兼容性和可靠性最高的IBM大型主机。配合庆祝System/360的40周年(2004年),IBM亦宣布同步推出最新的中阶大型主机z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