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堡,又名“龟头堡”,位于大田县建设镇建国村澄江自然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因游氏先祖信奉儒释道,将土堡建成宗教色彩浓厚的琵琶形(琵琶为四大天王的法器之一),并作为祭祀之用,故又名“广平祠”,该堡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介绍
琵琶堡的前身为宗祠,初建于元朝中期,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扩建改造成土堡。因地形建造,刻意模仿琵琶状,寓意“琴瑟和谐”及“剑胆琴心”。
在建设六保村,游姓在村里人口少,可是游姓家财却是村中首富,至游姓十三世祖游三岛已拥有三百担家业。因此,借修宗祠名义,在明代崇祯年间建造一座大田独一无二的琵琶型土堡——广平祠。中为正厅,斗拱梁混合结构,厅里设有神龛,供奉游姓列祖神位,两边为八开间,是寝室和储室。后座为佛厅,据《游姓家谱》记载为听佛念经之地。广平祠琵琶堡集土堡、祠宇、佛厅于一体,容封建社会主要活动祭祖、敬神于一处。布局中充满自主。
建筑结构
土堡长40米,东西宽35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占地面积近1500平方米。整座建筑前低后高,台基水平落差达14米之多。堡墙上建有48间包房,逐级抬升,屋脊高翘如雁阵列队和鱼鳞重叠,参差逶迤的“吊脚楼”极具音阶感。
建筑特色
外形独特:因基址形如琵琶而得名,大头朝南,尖头朝北,大门向西,从高往下看像倒地琵琶。
结构精巧:集土堡、祠宇、佛厅于一体,由前坪、排水沟、堡墙、大门、三圣祠、前后楼、跑马道、水井等组成。堡墙用含石英沙粒的黄色生土夯筑而成,地基和地面三米为毛石垒砌筑,墙高及硬山屋顶达9米;门洞为石质拱劵顶,木质大门包有铁皮,门上设有观测孔,门拱上有注水孔;内墙上有2米宽跑马道,两面坡、悬山顶,外檐出挑;墙上还有12个斗式条窗,40个射击孔,防御功能齐全。
宗教色彩:游氏先祖信奉儒释道,将其建成宗教色彩浓厚的琵琶形,作为祭祀之用,又名“广平祠”。
文化价值
历史见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是研究明清时期地方历史、建筑艺术和民俗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艺术价值:建筑风格因地制宜,融合了多种建筑技艺和艺术元素,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结晶,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一半是文化,一半是风景!这座宝藏县城藏着数不尽的人间烟火!.今日头条.2024-12-16
即刻出发!跟我开启一场大田神秘土堡之旅吧.今日头条.2024-12-16
琵琶堡 大田县.今日头条.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