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教练机

K-8教练机(中国代号:K-8,英文:Hongdu K-8,曾用代号:教-8,L-8),是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航空工业洪都巴基斯坦共同开发,由南飞公司设计制造的一种基础高级喷气教练机和串列双座中级教练/轻型对地强击机,巴基斯坦航空综合企业投资25%。该机也是中国第一种与其他国家合作研制、以外销为主的教练机。

K-8教练机于1987年7月开始具体设计,1989年1月开始制造原型机,共制造5架机(3架试飞,2架用于静力试验)。到1996年年底为止,该型飞机共生产21架。K-8飞机被定性为基础/高级喷气教练机,采用两侧进气、下单翼、阶梯式串列双座舱、正常尾翼及前三点起落架布局,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宽阔的速度包线和较长续航时间。该机从设计阶段,就与国际航空工程接轨,按照现代军用教练飞机的可靠性及可维护性标准进行设计,尤其是飞机的发动机、飞行员的救生系统和地面滑行系统都具有很高的可靠性。K-8教练机装备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和航空武器系统,可以承担对飞行员的全部基础训练和部分高级训练任务,包括起落、空域特技、航行编队、仪表飞行、夜航、螺旋飞行等训练科目,而且还可以担负武器使用训练任务。

K-8教练机是中国第一种对外转让飞机设计制造技术的机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衍生出K-8J、K-8E、K-8S、K-8P、K-8V和K-8W等多种型号。K-8教练机向巴基斯坦埃及、缅甸、赞比亚等国相继出口了300多架,已成为中国主要的外贸机种之一。

历程沿革

研发方

K-8教练机是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航空工业洪都和巴基斯坦共同开发,由南飞公司设计制造的一种基础高级喷气教练机、串列双座中级教练/轻型对地攻击机,巴基斯坦国际航空综合企业投资25%。也是中国第一种与国外合作研制、以外销为主的教练机。

研发背景

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教练机领域相继出现了装配涡轮风扇发动机的第二代教练机。中国空军当时广泛实行的“初教-6/歼教-5”培养模式,存在着初教训练起点低、飞行性能跨度大、教员座舱视界差、设备陈旧维修性差等诸多问题。因此,中国空军提出研制新型教练机,以适应我军装备建设发展需要。1968年,中国曾于从捷克斯洛伐克进口过4架L-29教练机,并计划在该机基础上研制初教-7飞机,但由于种种原因该项目最终未能施行。

为了给解放军装备先进的喷气初级教练机,1982年航空工业洪都公司成立了教练机方案组,以石屏为方案组组长,后任主要设计师。通过研究比较,结合中国具体情况,洪都集团提出“提高训练效率,降低训练费用”的研制思路,基本性能要求和适应不同国家需要的两种训练体制,得到广泛认同。1986年,由于巴基斯坦使用的美国教练机寿命到期,需要更换新机,通过有关渠道表达了和中国合作研制教练机的意向。于是中巴两国沟通后决定由双方出资建立合资公司,巴方占股份的25%,并负责生产前机身等部位,而飞机的设计和主要生产都在中国,由两国共同发展K-8初级喷气式教练机。为纪念中巴友谊与本次合作,双方用联系中巴两国的友谊之山——卡拉昆仑山的首字母为教练机命名,因而将L-8改名为K-8。

研发方案

航空工业洪都公司在研发K-8之初,就提出了“高低速兼顾、良好的机动性能和失速特性、良好的视野和舒适的座舱环境”等具体设计计划,并确定了综合利用当今世界现代高科技技术为K-8研制的基础,而非一味像其他军机那样强调自力更生。因此K-8初生时,已经大量借鉴了国际的先进经验和成熟技术。K-8飞机的基本技术要求是:可全程用于中级飞行训练,能完成所有初级训练科目和部分高级训练科目;飞行员经过K-8飞机训练后能够直接驾驶歼-6强-5攻击机幻影2000战斗机Ⅲ/Ⅴ 等作战飞机,经过一段高级训练后可驾驶F-16战斗机、幻影2000等先进作战飞机;飞机本身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

在初期的设计任务中,中巴两国设想飞机的主要部分采用西方的最新航空科技,同时,根据巴基斯坦空军的提议,巴方的配置方案选择马丁·贝克座椅、美国的电子飞行仪表系统、仪表着陆系统、塔康导航系统及电台等中国国航市场上的成熟产品,还与美国宇航设备公司合作配装了高效环控系统,与美国盖瑞特公司合作设计进排气系统。在具体设计制造工作中,洪都飞机公司广泛采用了计算机辅助工艺管理技术,解决了下大梁、后机身初装、垂尾型架、返修等许多重大技术问题。

研发历程

由于中国早就开始了对新一代教练机的预研工作,再加上综合利用的世界最新科技全是招标采购,因此,设计进展速度很快。但是由于该机一开始设计就分别根据中巴两国的实际需要各有侧重,因此,该型机当时实际是分两套方案进行的,即中国自用型和巴军用型。可是这项计划的中国自用型,在1989年6月之后原来计划采用的美国设备被取消,因为美国已经开始禁止相关设备出口中国。之后,中国把目光投向苏联国家,乌克兰制造的AI-25TLK涡扇发动机和其他国家制造的航空设备进入了中国的视线。但是巴方的计划仍然采用美国设备,并不受到限制。

1986年8月21日,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与巴国防部签订了《中巴合作研制新一代教练机总协议》,协议明确巴方参与L-8飞机研制,巴方投资600万美元,合作生产中巴方工作量要占25%, 巴方参与研制,为L-8批准立项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1986年9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部以航军函(1986)824号文任命张彤为型号研制总指挥,童承祖为副总指挥,石屏为总设计师。1987年1月,航空部以航计1号文下达了L-8研制计划。1987年4月国防科工委以(1987)计字431号文批准L-8机作为出口型飞机立项研制。1987年5月,巴基斯坦国防部官员考察了洪都飞机制造公司(代号:320厂), 详细了解L-8设计方案,对战术技术要求和主要技术状态进行讨论和确认,最后双方签署协议,明确1987年6月作为L-8工程的正式起点。1987年7月,K-8教练机开始具体设计。1987年8月,航空部以计函(1987)711号文件,向部属有单位发出了 “关于抓紧L-8喷气教练机研制卜11的通知”。通知指出,“L-8研制是吸引外资进行整机研制的初次尝试,它将对我部中外合资经营、设计、研制、生产飞机开创一条新路子。”要求各有关单位要打破过去依靠国家投资搞新机的老路,还决定将L-8列入部计划管理渠道,至此L-8研制工作全面展开。1987年9月,在南昌市召开了机载设备协调订货会,落实了订货技术条件并签订了合同。L-8分为中国和外销两个系列。外销系列定名K-8,中国型号定名基教-8。

1989年1月开始制造K-8原型机,共制造5架原型机(3架试飞,2架用于静力试验),001与003号原型机分别于1990年11月26日和1991年10月首飞。随后15架预生产型开工,并在1992年7月首飞。1992年开始,K-8多次参加新加坡亚洲航展飞行表演,还先后到缅甸、孟加拉、泰国等国家飞行表演,引起了世界航空界的关注。1994年9月,巴基斯坦空军接受了6架预生产型飞机。1994年12月,K-8的中国型号首飞,1997月12月技术鉴定完成,1998年6月首批交付8架。出口型K-8与国内使用的K-8略有不同,具体表现在选用不同的电子设备、座舱仪表、发动机等。1998年12月,K-8改装国产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11(WS-11),首飞成功。1999年,在巴黎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K-8在每天5分钟规定时间内进行的高难度特技表演,包括超低空最大允许坡度盘旋、低空斤斗、大角度上升横滚、低高度半滚倒转、超低空倒飞通场、战术机动回转、超低空多次横滚以及其他同类飞机无法完成的尾冲动作。

基本设计

整体布局

教-8研制伊始就必须为交付巴基斯坦空军着想。所以配置方案选择马丁·贝克座椅、西方电子飞行仪表系统、仪表着陆系统、塔康导航系统及电台等中国国航市场上的成熟产品,与美国宇航设备公司合作配装了高效环控系统,与美国盖瑞特公司合作设计进排气系统。

K-8教练机采用单发动机两侧进气道,双座串列座舱,飞机全长11.6米,翼展9.63米,空载起飞重量37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5280千克,无副油箱航程1400千米。设计小后掠和后缘适当前掠的机翼布局,通过弯、扭组合设计,并与可产生升力贡献的机身进行组合修形,应用自主开发的全机参数优选软件经过4800多组参数优化、副机翼和3组尾翼,在风洞中2400多次选型和验证试验,获得了简洁高效的总体布局;控制了翼面的气流分离,隔离了大迎角、大侧滑角飞行条件下的偏离,取得了零速和大的负迎角状态下稳定性,提高了大迎角机动飞行能力。

K-8教练机为圆弧风挡,长2.65米的整体舱盖,后舱眼位高于前舱280毫米,前舱前下视角14°,后舱前下视角5°,前后舱正侧下视角均大于40°,指标超过国际同类教练机,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配装零高度、零速度弹射座椅,中国国内首次实现穿舱弹射,大大提高了弹射救生成功率。此外,制造了多墙式共固化碳纤维全复合材料垂尾,其蒙皮及内部构件均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提高刚度,减低重量。采用干涉铆接和孔壁强化技术。方向舵由碳纤维面板与全高度纸蜂窝胶接而成(现复合材料垂尾已生产了近31架份)。

座舱内备有综合告警装置,能提供14路故障告警,通过音响信号和告警灯显示效应的故障。座舱采用白光照明,除主照明外,还设有应急照明作为备用。主照明包括仪表内照明、仪表外部照明,应急照明采用布置在前后座舱内的6只泛光灯。电源系统的主电源为一台12千瓦直流起动发电机,并有相应的控制装置。航空电子设备有:机内通话器、甚高频无线电台或特高频无线电台、塔康或无线电罗盘、雷达高度表、仪表着陆系统等。起落架均为可收放的油气减震支柱式,主起落架收放是由驾驶员电动控制和液压作动,应急时可采用应急液压和氮气两套系统放下起落架。主起落架机轮上安装有液压操纵的多活塞圆盘式刹车装置,并配有电子防滑装置。燃油系统由两个机身橡胶油箱、一个机翼整体油箱和两个250升可投放副油箱组成。主油箱底部有倒飞装置,能保证发动机最大连续工作状态正常供油30秒钟。副油箱采用增压输油。机翼整体油箱采用引射泵输油,加油方式可用重力加油,亦可用单点压力加油。座舱盖开启采用手动和电动两种方式,侧翻开启的最大开启角为80°。座舱环境控制系统选用了美国爱里德·西格诺公司设计生产的环控系统,能自动或手动调节座舱温度。座舱内温度的选择范围是15℃~32℃,具有地面空调能力。在环境温度为51.6℃或-40℃的条件下,座舱内温度可控制在26℃~27℃。飞机装用英国马丁·贝克公司生产的零零火箭弹射座椅及其程序控制系统,弹射救生采用穿盖弹射方式,可在地面和整个飞行包线内实现安全救生。

制动系统

作为80年代研制、90年代投入使用的新一代教练机,为了能够打入国际市场,K-8务求在性能、机载设备、可靠性、维护性、价格等方面都具有竞争优势。经过精心设计及几千次风洞试验,包括1:2模型低速风洞试验,使K-8的飞行性能、操纵特性均满足国内军用标准和美国军用标准一级飞行品质要求。该机速度从165~800千米/小时,有良好的操稳特性,机动能力强,留空时间长,起降距离短。飞机具有良好的失速特性,失速前有告警信号。

K-8教练机通过数据总线,将塔康、仪表着陆系统、大气数据计算机、航姿系统、无线电高度表进行交联,实行飞行民航综合显示。同时配备了备份飞行仪表及VHF或UHF通信电台。K-8教练机气密增压座舱,配装高效空调系统,能实现地面空调,在地面环境50℃的条件下,座舱温度可控制在30℃以下。采用蓝白光照明,有利于夜航训练。座舱仪表及操纵台布局可与战斗机衔接。目标使用寿命为8000飞行小时,日历年限20年。

K-8教练机编制了可靠性和维修性大纲。飞行仪表、起落架收放等重要系统进行了余度设计。全机共开设134个口盖,口盖总面积达22.4米2,占飞机总表面的27.7%。其中机身口盖103个,总面积为13.13米,占机身表面积的34.6%。58%以上口盖为快卸式,提高了飞机维护的可达性、开敞性。可靠性、维护性设计,降低了飞机全寿命使用维护费用。

动力系统

K-8教练机动力装置为一台美国盖瑞特更是生产的TFE731-2A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力为16014牛,燃油消耗率14.21毫克/牛?秒。发动机为单元体结构,最初周期性检查间隔时间为600~1200小时,主要转动部件低周疲劳循环次数为3000~12000次。发动机燃油系统的调节是通过一个数字现实的电子发动机控制装置,来保证正常燃油调节,并有液压机械式燃油调节和备份燃油控制系统作为应急之用。发动机具有独立封闭式的滑油系统。飞行仪表系统由航行驾驶仪表、发动机检查仪表极其它辅助仪表组成。主航行驾驶仪表设备包括电子飞行仪表系统(EFIS)、航向姿态基准系统、航空时钟、加速度表、大气数据计算机和全静压系统。其中,EFIS包括垂直状态显示器(EVSD)、水平状态显示器(EHSD),前后舱各一套,并分别互为余度。若不装用EFIS,则可换装一般的机电膜盒式仪表,用以显示飞行参数。

K-8教练机可液压刹车,配备电磁防滑系统,能保证刹车安全、延长轮胎寿命。液压系统驱动前轮转向装置,有利于飞机小速度滑行,小半径转弯。不用冷气系统,由液压泵和辅助电动泵向主液压系统和辅助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源,可避免高寒地区冷气结冰,又简化了维护,减少再次起飞的准备时间。

K-8教练机可以进行尾冲、小速度定点急侧转和顶点速度为零的小半径斤斗飞行。像尾冲这类大迎角机动动作为中国首创,在国际上也只有少数高性能战斗机才能完成。K-8的尾冲机动为中国将来高性能战斗机实施高难度战斗避让、反追击机动提供了优良的训练平台。K-8具有多种外挂组合,可进行攻击训练,并具有近距攻击能力,优于国际同类教练机。K-8教练机更换发动机时间仅56分钟,再次出动机务准备时间为8分钟,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14小时,出勤率高,任务成功率为0.98,优于国际同类教练机。

K-8教练机自主开发了进气道流场品质计算软件,通过计算、模拟和高低速风洞的选型试验,设计了变厚度的进气道唇口和超椭圆构形的进气道内形,实现内管道气流等压分布,有效地降低了管道流动损失和气流畸变。在飞行包线范围内总压恢复系数可达0.94~0.975,大迎角大侧滑角飞行条件下可达0.92,具有优异的进气道与发动机匹配性能。充分发挥了发动机的性能并保证了飞机在大迎角大侧滑角飞行条件下的工作可靠性。

武器系统

在武器搭配方面,K-8配备一门23毫米口径的机关炮,也可挂载两枚空对空导弹、炸弹或火箭,执行低烈度防空和对地攻击任务。此外,可挂装航空机炮吊舱、训练弹、250千克级炸弹、火箭、空空导弹及250升副油箱等。

设计参数

应用领域

K-8教练机可以承担对飞行员的全部基础训练和部分高级训练任务,包括起落、空域特技、航行编队、仪表飞行、夜航、螺旋飞行等训练科目,而且还可以担负武器使用训练任务。此外,K-8可为美制F-16战斗机之类的先进战机提供高级培训。

销售情况

K-8是中国第一种与国外合作研制、以外销为主的教练机,成功出口到缅甸、赞比亚纳米比亚斯里兰卡埃及等多个国家。1994年9月,巴基斯坦空军接受了6架预生产型飞机,到1996年年底为止,共生产21架。2010年5月26日,中国和埃及合作生产的第120架K-8E教练机交付,标志着中埃合作生产K-8E高教机项目顺利完成。这是中国首次出口飞机生产线和对外输出飞机制造技术。K-8E教练机已经成为埃及空军飞行员培训的主力机种之一。截至2008年底,K-8飞机累计向巴基斯坦出口39架。截至2009年9月,K-8飞机已累计出口240余架,占同类教练机国际市场的70%。

2009年11月27日,委内瑞拉空军高级指挥官乔治-阿雷瓦罗将军(Gen. Jorge Arevalo)表示委内瑞拉计划在2010年接收从中国订购的18架K-8型教练机/轻型攻击机中的首批6架。他对美国广播公司(ABC)记者表示总共交付18架K-8飞机,还有雷达设备,这有助于确保(委内瑞拉)国家安全。

2010年5月26日,中国和埃及合作生产的第120架K-8E军用教练机交付仪式26日在开罗举行,这标志着中埃合作生产K-8E高教机项目顺利完成。

截至2017年11月,K8飞机一共出口了14个国家总计304架,并且在国外建立了3条合作生产线(巴基斯坦、埃及、缅甸) 以及3条大修线(巴基斯坦、埃及、苏丹)。近10年来K8及其延伸系列产品的出口交付量占到全世界同类教练机出口贸易总量的70%,按照外销单价1000万美元来算,K8迄今已经为中国至少创造了30亿美元的高额外汇量。

服役情况

K-8飞机自1990年11月21日首飞成功后,曾飞往新加坡、缅甸、孟加拉、泰国沙特阿拉伯等国作飞行表演,1997年,K-8远涉重洋赴非洲七国作了飞行表演,历时23天,途径9个国家,14个机场,航程14760公里。在1999年法国巴黎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K-8飞机的飞行表演令观众刮目相看,列为航展“十大明星”之一。1992年初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公司一道指令飞到了航空工业洪都,K-8飞机空转到新加坡参加第六届亚洲航空航天展,并作飞行表演。2月12日,K-8飞机(004号)由某试飞大队驾驶员葛顺、王国明驾驶从南昌市起飞,经桂林市昆明市。2月15日,该机与印度尼西亚的“福克28”空转技术支援飞机编队,一起从昆明出境,途经万象、曼谷、禾艾,于2月18日飞抵新加坡樟宜机场。たー1中、巴飞行员在樟宜机场进行了简短的临场训练,经举办方的考核,均顺利取得了飞行表演合格证。之后,按计划参加了开幕式预演、开幕式表演和展览期间的表演。参加本届航展飞行表演的飞机共13种型号,K-8飞机是唯一的第一次露面的新机种,因此引起了众多参展国家的关注。

新加坡航展结束后,K-8飞机又从新加坡起飞,前往仰光、达卡进行了专场飞行表演,并应两国空军的要求,带飞了4名有经验的飞行员进行考察性的体验飞行。4名飞行员对K-8飞机的性能非常满意。缅甸、孟加拉两国空军表示,待我国进行有关试飞项目结束后,将来华作进一步考察。1997年3月11日,K-8飞机安全载誉回国。と家开为为在这次K-8飞机南亚之行,途经8个国家、10个国外机场,起降17次,航程12000千米,进行表演和带飞考察飞行16架次,总飞行时间近30小时,经受了高原、高温和在国际繁忙机场起降加的考验。

1994年4月9日,巴基斯坦国防部正式与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购买6架K-8飞机的合同,成为K-8飞机的首家用户。同年9月21日,在航空工业洪都隆重举行了首批6架K-8飞机的交付仪式。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法鲁克上将、巴驻华大使马赫姆德、以及孟加拉、厄利特利亚、博茨瓦纳、缅甸等驻华使节出席,我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等部、委、办领导出席。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公司副总经理王昂和法鲁克上将为交付仪式剪彩。1994年11月2日,首批6架出口巴基斯坦的K-8飞机,由某试飞大队6名飞行员驾驶,从南昌市启航。3日下午3点,6架K-8飞机分两批由西北某机场起飞,机群刚刚进入祁连山脉上空5000米,一块块黑云像是一砣砣铁块猛朝机群砸来,能见度一下之减到不足30米,6机相互之间看不清对方,飞机进气道和机翼、座舱风挡玻璃全部结霜。极其恶劣的气象条件,使所有的飞机和地面联系全部中断。一个半小时的鏖战,6名飞行员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飞机的优良品质,终于驾驶着K-8飞机冲破层层险阻,钻出云层,安全降落在预定机场。1995年1月25日,在伊斯兰堡以西约100公里的利萨普尔空军学院,巴基斯坦总理贝娜齐尔·布托将K-8飞机的证书郑重地交给了学院的飞行中队长,它标志着中巴两国合作研制的K-8飞机首批6架正式编入巴空军服役。

1996年,K-8飞机先后参加了新加坡航展、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的飞行表演。1997年10月,K-8飞机远涉重洋,先后在非洲七国作飞行表演,历时23天,途径9个国家,14个机场,航程14760公里。所到之处,K-8飞机的成功表演均引起了所到国政府和航空界的积极反响。所在国飞行员们纷纷登机实际体会操纵感觉。K-8飞机的良好性能赢得了所到国的赞许,这为K-8飞机更多、更快进入非洲市场奠定了基础。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空军、航空工业企业的不懈努力下,在我国驻七国使馆的具体帮助下,经过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一年多的具体准备,1997年10月7日至10月29日,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公司副总经理王昂率领中国航空工业代表团,携国产K-8喷气式教练机、运-7100型客机和运七H500型货机,访问了埃及津巴布韦、赞比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坦桑尼亚七国。1997年9月13-15日,作为中国飞机赴非洲表演先遣活动的K-8表演及理论演示在埃及举行。9月15日,K-8空中表演在比尔贝斯空军基地举行。埃及空军司令阿哈麦德?萨费克元帅及空军主要领导人,中国驻埃及大使、武官,AOI主席、国防部部长、七国驻埃武官等400余人观看了K-8飞行表演。表演结束后,埃及空军装备部长迈格迪·瑞法特少将给予K-8飞机很高的评价。9月30日,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与埃及空军签订了《K-8飞机评估飞行协议》。

1997年10月10日下午,K-8教练机从开罗安全飞抵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3天的转场飞行途径厄立特里亚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4个国家,特别是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到肯尼亚首都内罗毕,K-8飞机一口气飞行了1300公里,这是原定转场飞行的最大航程,抵达时,油箱里还剩下400千克燃油。1997年11月13日,在飞行表演地点的空军基地,美国、俄罗斯、法国、坦桑尼亚、安哥拉尼日利亚赞比亚等国驻津巴布韦的武官陆续到达。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武官,新华社和国际广播电台记者以及部分驻津中资机构的同志也特意来观看表演。将近11点,津巴布书空军司令希利中将赶到机场,11点13分,运七H500飞机带着轰鸣滑向跑道,开始了飞行表演。10多分钟后,K-8飞机以低速通场动作结束了飞行表演。

1997年10月10日清晨,从津巴布韦哈拉雷空军基地起飞的运七H500、K-8和运七100飞机依次降落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空军基地。空军仪仗队一字排开,紧随其后的是军乐队,欢迎规格之隆重大概不亚于国宾。

2018年11月,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成立于2011年的中国空军“红鹰”飞行表演队也将进行精彩非凡的空中飞行表演。与八一飞行表演队使用F-22战斗机不同,“红鹰”飞行表演队使用飞机是K-8教练机。

所获荣誉

相关评价

K-8教练机还在国外完成了发动机畸变、旋转天平、环控系统,弹射救生和电子飞行仪表系统交联等试验。上述措施使得教-8研制快捷顺利,解决了80年代军工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提高了飞机的起点。同时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引进了国外技术,开创了中国走国际合作之路研制先进飞机的先例。(中国经济网评)

如今,无论是“60后”的初教-6,还是“80后”的K-8,仍然时常能够收到国外用户的订单,显示了中国教练机出色的性价比和旺盛的生命力。(澎湃新闻评)

K-8系列飞机以其辉煌的销售量和极高的性价比,为中国的航空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必将被镌刻在世界航空发展的史册。(《K-8:世界教练机的明星》评)

衍生型号

K-8教练机已经衍生出K-8J、K-8E、K-8S、K-8P、K-8V和K-8W等多种型号,相继出口了300多架,成为中国主要的外贸机种之一。

L-15高教机

2004年,航空工业洪都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首次公开展示了L-15高教机的等比例模型,绰号“飞狮”。两年后,L-15高教机的01架原型机完成首飞并且参加了当年的珠海航展,绰号也改为更加符合该机定位的“猎鹰”。到了2009年,刚刚完成首飞的L-15高教机03原型机就参加了当年的第11届迪拜国际航空展,并且进行了精彩的飞行表演。在当地媒体的报道中,将中国L-15“猎鹰”高教机与美国F-22A“猛禽”、欧洲EF2000“台风”一起,列为当年迪拜国际航空展的“三大明星”。由此,L-15“猎鹰”高教机也成为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迄今为止实机参加国外航展的性能最先进的新一代军机。L-15“猎鹰”高教机从一开始就吸收了国内外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分为高级教练型(AJT)和战斗入门型(升力)两个发展分支。高级教练型(AJT)主要针对飞行学院的训练要求,用于飞行学员的培训,完成从初教-6初级教练机到K-8基础教练机,再到高级教练机的升级过渡。

K-8J(JL-8)飞机

JL-8飞机是以外销型K-8为原准机研制的国内型基础教练机,该机配装国产发动机和国产设备。JL-8飞机于1992年2月立项,1994年12月首飞成功,2004年7月设计定型,现已装备中国空海军学院。

K-8E飞机

K-8E飞机是K-8基本机的改型机,动力系统沿用了K-8基本机的TFE-731-2A-2A涡轮风扇发动机、机械操纵系统除增加了电动脚蹬调节机构外,与K-8基本机相同,弹射救生系统使用马丁一贝克双零弹射座椅并与国产氧气系统相匹配,机载电子设备以EFIS-86(T)电子飞行仪表系统为核心,配备KTU709塔康、KNR634A仪表着陆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ADF-462无线电罗盘、265无线电高度表、HZX-4A(1)航向姿态系统、SS/SC-5大气数据计算机等系统,通讯系统采取双余度设计,安装了2套651全频段电台。改进后的K-8E飞机的通讯导航性能大大加强。2005年,按合同要求80架K-8E飞机圆满交付。同年,中埃两国又签署了40架K-8E飞机合作生产采购合同。

K-8P飞机

K-8P飞机是K-8基本型继K-8E飞机后又一次技术提升。K-8P飞机的动力系统,机械系统、弹射救生系统与K-8E飞机相同。K-8P飞机主要对机载及航空电子设备进行技术升级。取消了基本机的EFIS-86(T)电子飞行仪表系统、150瞄准具、7L照相枪,换装平显多功能显示系统。该系统除具备原EFIS-86(T)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功能外,增加了内置GPS接收机,扩充了GPS导航、飞行员语音记录、视频摄录等功能。平显多功能显示系统作为飞机的主导航、武器攻击及训练系统,具有综合处理和显示导航信息、系统状态监控信息,具有武器选择(导弹、航空机炮、火箭、炸弹及训练弹)、攻击方式选择、视频摄录系统的控制与显示功能:能够记录并回放飞行过程中平显画面及平显外界背景的视频图像功能;GPS导航是飞机的主导航方式,具有自动和手动加载任务数据的功能。2005年6月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与巴基斯坦空军签订了27架K-8P飞机合同。2006年8月中航技公司与加纳空军签订了4架K-8P飞机合同。

K-8S飞机

K-8S是JL-8E(JL-8出口机)飞机的改型机,它采用J-8E飞机的机身和机翼以及K-8飞机的平尾和垂尾,配装了AI-25TLK发动机和SAPHIR-5C空气发生器,国产出口型TY7A座椅,TKR123电台和WL-7BI无线电罗盘,脚蹬刹车代替JL-8E飞机的手动刹车,取消了空管应答机。仪表系统中,座舱照明由JL-8E飞机的红光改为白光,导光板文字及机载设备的标识由中文改为英文。在JL-8E飞机座舱仪表基础上取消高度指示器、故障设置器和高度预选器。2003年6月,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与苏丹空军签订了12架K8S飞机合同,首批6架于2004年10月交付,第2批6架于2005年9月交付。

K-8V飞机

K-8V飞机是教-8发展了IFSTA(Integrated Flight Test Simulate Aircraft)改型,即“综合飞行测试模拟飞机”的意思,又称多轴变稳机。该改型可模拟复杂的飞行状态,具有了高级教练机的一些特性。K-8V能模拟多种战机空中飞行的特性,甚至在下一代战机没有研制出来之前,将图纸上的设计参数输入到其模拟设备中,即可进行模拟飞行,从而达到验证、评估、优化和训练的目的。IFSTA空中飞行模拟试验机具体由由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总负责,中国航空附件研究所、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和航空工业洪都等单位参加。空中飞行模拟试验机又称变稳飞机,其特点是可以通过特殊的自动控制系统来改变系统或飞机的稳定性,从而模拟其他飞机特性,甚至可以在空中模拟刚刚完成设计的飞机的飞行特性。该试验机于1991年底开始研制,1997年6月首飞成功,1998年9月完成验收试飞投入应用研究。该试验机主要应用于:飞行动力学、飞行品质研究;飞行控制新技术、新方案的研究验证;飞行试验研究,如新机/新系统试飞方法、参数识别方法、评价方法研究等;新机空中飞行模拟试验评价及首飞飞行员的培训;人机交互,特别是人机回路对飞行品质影响的研究;地面模拟器校核及地面模拟-飞行试验相关性研究;试飞员培训。

K-8教练机.中国经济网.2024-02-05

讲武谈兵|“猎鹰”亮相迪拜,能否再续中国教练机出口佳绩.澎湃新闻.2024-02-05

K-8 Karakorum Light Attack and Jet Trainer Aircraft.AFT.2024-02-05

跨越喀喇昆仑的雄鹰:K-8教练机.网易.2024-02-05

中国出口K-8赚大笔外汇 系仅有几个赚钱机种.环球网.2019-01-31

K-8如何成为教练机中的“战斗机”?.光明网.2024-02-05

委内瑞拉:即将接收6架中国军机替换美制装备.环球网.2025-09-05

中国出口K.环球网.2025-09-02

出口了14个国家总计304架的飞机 堪称“神机”.新浪微博.2025-09-05

K-8V.中国经济网.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