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字公寿,涿郡涿县人。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蜀汉后主刘禅庶弟。
章武元年六月,刘永被刘备封为鲁王。建兴八年(230年),刘永被刘禅改封为甘陵王。刘永憎恶宦官黄皓,黄皓在刘禅耳边谗言离间刘永,刘禅渐渐疏远刘永,以致刘永竟十多年不能朝见刘禅。公元263年,蜀汉被曹魏灭亡。之后,刘永和刘禅及其子女、武三思刘理等均被迫迁居洛阳。刘永被任命为奉车都尉,封爵为乡侯。
人物生平
刘永,字公寿。三国时蜀汉昭烈帝刘备庶子、后主刘禅庶弟、安平王刘理异母兄。
建安二十六年四月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改年号为章武。章武元年六月,刘永被刘备封为鲁王,刘理被封为梁王。当时鲁、梁两地均在曹魏的控制范围之内,这两个封爵实际上为遥封。这样的分封,一方面可视作蜀汉政权强调自己的正统地位。另一方面,或许也反映了蜀汉王朝北伐统一全国的战略取向。
章武三年四月,刘备病死于永安宫。五月,后主刘禅即位,改元建兴元年。建兴八年(230年),刘永被刘禅改封为甘陵王,梁王刘理被刘禅改封为安平王。据《三国志》的记载,这次改封是由于“孙权称帝,与蜀盟约,共交分天下”,而二王所封鲁、梁在吴分界内。
刘永憎恶宦官黄皓,黄皓取得刘禅的信任把持朝政后,在刘禅耳边谗言离间刘永,刘禅渐渐疏远刘永,以致刘永竟十多年不能朝见刘禅。
公元263年,蜀汉被曹魏灭亡。之后,刘永和刘禅及其子女、武三思刘理等均被迫迁居洛阳市。刘永被任命为奉车都尉,封爵为乡侯。
从郑樵《通志》的记载看,从东汉末年到东晋中期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山刘氏家族经历了从兴盛走向衰落的剧烈变化。无论是刘备自己的4个儿子,还是刘禅及其弟刘理的诸多后代,在经历了多次战乱后,均死亡殆尽,而仅有刘永之孙刘元一支脉得以存世。
家族成员
史籍记载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记载: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始人,生于公元161年,死于公元223年,是“刘启子刘胜(刘)胜之后”。
《三国志·蜀志·二主妃子传》记载:刘备有子4人,分别是太子刘禅、鲁王刘永、梁王刘理和养子刘封。刘备死后,刘禅继位,至公元263年蜀汉被曹魏灭亡。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记载:三年夏四月,先主殂于永安宫。五月,后主袭位于成都市,时年十七。大赦,改元。徙鲁王永为甘陵王。梁王理为安平王,皆以鲁、梁在吴分界故也。
《三国志·蜀志·刘永传》记载:建兴八年,改封为甘陵王。初,永憎宦人黄皓,皓既信任用事,譛构永于后主,后主稍疏外永,至不得朝见者十余年。咸熙元年,永东迁洛阳市,拜奉车都尉,封为乡侯。
宋人郑樵《通志》卷79“宗室条记载:刘禅及其他子女和鲁王刘永、梁王刘理之后等均悉数被迫迁居洛阳。“刘永,字公寿,先主子,后主庶弟也。章武元年六月立为鲁王……咸熙元年(刘)永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为乡侯;刘理,字郭嘉,亦后主庶弟也,与永异母,章武元年为梁王……”永嘉大乱,子孙绝灭,唯(刘)永孙(刘)远奔蜀,李雄伪署安乐公,以嗣禅后,永和(345—356)中,桓温讨李势,(刘)元犹在。”
史载刘永,刘理:“遵修典秩,为汉藩辅,德悉乃心……王其敬之”。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刘永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是刘备次子。
影视形象
人物评价
“少子永,受兹青土。朕承天序,继统大业,遵修稽古,建尔国家,封于东土,奄有龟蒙,世为藩辅。呜呼,恭朕之诏!惟彼鲁邦,一变适道,风化存焉。人之好德,世兹懿美。王其秉心率礼,绥尔士民,是飨是宜,其戒之哉!”(刘永之父刘备评)
蜀汉刘备.其子刘禅最后虽亦亡国,但其兄弟子侄之间一样相敬如宾,平静和睦得多了。(《三国风云人物》作者叶哲明评)
先主传第二蜀书国志三十二先主传.识典古籍.2025-10-07
刘永传.识典古籍.2025-10-07
后主传第三蜀书国志三十三后主传.识典古籍.2025-10-07
三国志宗寮.识典古籍.2025-10-07
三国演义.douban.2024-07-31